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履行职能,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发布时间:2022-08-31 作者: 访问量:[]


近年来,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坚持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融合提炼,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国际间合作,努力开辟“第五职能”的新格局。

一、放眼世界,解放思想,坚持走出去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坚持“全方位育人”理念,放眼世界,创建平台,鼓励师生走出去,学习实践,认识世界,培养国际化视野。

自2017年始,连续三年组织学校各学院的骨干教师赴台湾地区研修,共派出3批、48名骨干教师到台湾进行技能培训,与台湾高校加强了交流,提升了教师们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共组织公派留学教师、汉语教师共 20余名,到国外留学或工作,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

学校与加拿大埃德蒙顿康考迪亚大学洽谈,启动了“选派学生赴加拿大暑期修学”项目。项目来自教师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化学与化工学院的24位本科学生参与了该项目。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注册学籍,在加拿大埃德蒙顿康考迪亚大学学习、研修,同时根据课程安排,参加社会实践项目,获得学分。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实践能力,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明显提高。2018年,与加拿大保罗凯恩高中合作共建“孔子课堂”,开启了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平台,积极推动两校互派教师、学生交流项目,积极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与齐鲁文化。

通过对有赴韩国留学需求的学生进行语言培训,组织学生参加topik等级考试,支持学生提升学历,到韩国留学继续攻读学位。目前共组织了八期韩国语培训,培养60余名学生通过了韩国语国家考试,并成功赴韩国知名大学继续深造。同时与韩国及台湾地区部分高校建成“交流生”项目,组织部分学生赴韩国、台湾进行短期交流,学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学校先后组织两批艺术团,共计36人赴韩国演出。演出形式多样,交流效果良好。通过与韩国友好高校进行文化交流,传播传统文化,促进双方交流,提升学校影响力。

二、立足实际,取长补短,坚持引进来

近年来学校共聘请外籍专、兼职教师约30余人次,教师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学校将积极创新引进外国人才方式,拟建立引进外国人才分析研判机制,建立完善海外人才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制定并定期调整引进外国人才指导目录,促进人才与学科、项目有效对接。吸引使用外国人才。深入分析引才引智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秉持“高精尖缺”导向,引进具有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专家教授或学科带头人,让我校的科研实力得到补充,才能让我们的取长补短。逐步健全外国人才管理服务保障政策,完善外国人才管理制度,多形式多渠道帮助外国人才更好融入中国社会。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来华留学生和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成为对外交流的主要手段,为对外交流的深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具备留学生招生资格,留学生分别来自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等国家。学校将继续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有效管理,实现内涵式发展。

三、加强交流,整合资源,促进合作共赢

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总趋势是由单向的“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双向发展,不但要引进国外的优秀教育资源,还要把中国的教育文化传播出去,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

目前我校已与国境外37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接待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俄罗斯、韩国、菲律宾、台湾等国家与地区访问团来访。并派出访问团出访菲律宾、加拿大、韩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双方互学互鉴,增进了交流,促进我校内涵提升。

学校不仅重视以文化人,还注重以武育人。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强身健体和育人功能。学校是推广传统武术,赓续传统文化的主阵地。目前学校正积极筹备与俄罗斯伊热夫斯克国立技术大学、维亚茨克国立大学联合举办“中俄首届大学生武术交流会”,以武育人,以武为媒,促进学校与俄罗斯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与伊热夫斯克国立技术大学建立中俄文化交流中心,加强中俄文化交流,为传播中华武术文化,讲好精彩中国故事提供有力支持。

合作办学对于吸收国外优质的教学理论成果,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正积极筹备与俄罗斯维亚茨克国立大学、米宁大学分别就体育教育和数学专业开展本科层次的合作办学,以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校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