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发布时间:2022-08-27 作者: 访问量:[]


2016年1月,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础上将原学院更名并独立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以及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职责和功能。自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5年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一、学院发展日新月异

学院现为全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省级教学团队和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省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名师工作室——陈海燕教授工作室,校级科研机构和人文社科基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三涧溪乡村振兴党建研究基地,校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校级科研创新团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研究团队,下设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等2个学科专业教研部,以及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史”教育)、形势与政策等6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2018年10月,学院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干事创业好团队”称号;2019年6月,学院被列为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二、专业设置特色鲜明

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近400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为山东高校首批通过的思政专业之一。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逐步形成和凝练了“1+5”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其中“1”是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5”是指“五个能力”,即思政教学能力、思政工作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综合育人能力、终身发展能力。

2021年,学院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在教育部审批设立名单中,与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8所全国知名高校并列。目前,山东省内仅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两家全国重点马院设有该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和一定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部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党群团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和理论宣传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学科和专业建设基础扎实

2010年学校改制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首批招收普通本科学生的专业之一,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2013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2017年再次被评为校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2022年,在学校新一轮学科建设评审中,被评为校级重点培育建设学科,系文科学院中仅有的两个入选学科之一。经过长期积淀,逐步形成和凝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三个学科研究方向。具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开展了多层面、宽领域的学术研究,搭建了多样化的教学科研平台,积累了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丰富经验,社会服务到位、社会影响广泛。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较为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构建了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和多样化的教学科研平台,在国内同类学科建设中具有一定影响。

近年来,专任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10余项,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0余部,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等省级以上奖项7项;“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为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与法治”被评为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法学概论”“政治学原理”“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等4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四、师资队伍实力雄厚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秉承“博学明道、崇德象贤”的校训和“明德求是”的院训,逐步打造了一支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厚实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良好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教学和科研能力水平较高、职称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团队意识强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拥有专任教师54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7人,合作博士生导师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在读博士1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84.6%。学院拥有校聘“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具有行业背景的兼职教师2人,特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授8人,特聘齐鲁名师或名校长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师德标兵”1人,“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年度人物”1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5人次,全国青教赛二等奖获得者1人。




五、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近5年,学院先后被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学风建设突出贡献单位,许多优秀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大批学生在全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等奖励,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直保持良好状态。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2018年以来,近五届思政专业学生考研率保持在60%以上(最高88%),名列省内外高校同类专业前茅,被学习强国、大众网、大众日报、中国教育在线、新浪网、齐鲁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即将到来之际,马院全体师生将牢记初心使命,新征途再启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

返回原图
/